
一、什么是私有云:
私有云(Private Clouds)是为一个客户(企业)单独使用而构建的,因而提供对数据、安全性和服务质量的最有效控制。该公司拥有基础设施,并可以控制在此基础设施上部署应用程序的方式。私有云可部署在企业数据中心的防火墙内,也可以将它们部署在一个安全的主机托管场所,私有云的核心属性是专有资源。
私有云可提供两种模型的云服务。第一种是服务架构 (IaaS),它允许公司使用基础结构资源,如计算、网络和存储即服务。第二种是平台即服务 (PaaS),它允许公司提供各种应用程序,小至基于云的简单应用程序,大到复杂的企业应用程序。
二、私有云数据中心三大部署架构(IaaS架构建设)
1、传统IT基础架构
传统IT基础架构的资源全部由不同品类的硬件提供,单独的硬件服务器、外置硬件存储设备、硬件交换机、安全类硬件设备,数据中心通过硬件堆砌,有以下问题很难决:
1) 可靠性低:
数据高可用存在巨大的单点故障——外置存储 ;
应用高可用需要投入大量服务器+服务器负载均衡 。
2)投入成本高:
CPU、内存资源浪费过度投资,资源利用率平均15%;
采购大量安全、负载均衡等网络设备,还需要部署HA。
3)可扩展性低:
存储层面容量扩容方便,性能无法增加。
4)运维复杂:
IP网络、安全设备、服务器、FC网络、存储运维平面极其复杂。
5)上线速度慢 :
各个硬件品类采购、上架、调试大大拖慢应用上线速度。
2、传统服务器虚拟化基础架构
服务器虚拟化解决了部分问题,但是整个业务结构并没有任何改变,因此还是存在很大的弊端:
1)可靠性低:
数据高可用存在巨大的单点故障——外置存储。
2)投入成本高:
需要额外采购大量安全、负载均衡等网络设备,高可用还需要部署HA,
存储的容量和性能投资很难把握,为了保障多年需求,很容易过度投资。
3)可扩展性低:
存储层面容量扩容方便,性能无法增加。
4)运维复杂:
IP网络、安全设备、服务器、虚拟化软件、FC网络、存储运维平面极其复杂。
5)上线速度慢:
各个硬件品类采购、上架、调试大大拖慢应用上线速度。
3、超融合基础架构
只需要购买标准x86服务器+交换机,可以实现传统数据中心的所有功能
1)扩展性好,按需扩容:
传统架构的扩展性差,扩容复杂,为了满足3-5年规划,需要买大量昂贵的高性能设备,初期投入高。
使用超融合技术,最少用两台服务器和两台交换机就可以实现完整的企业级数据中心的功能,当未来容量或者性能不足时,只需要购买服务器和软件授权就可以实现分钟级的扩容。
2)极简运维:
以前IT运维,需要负责服务器运维、存储运维、网络运维和安全运维,运维复杂,难度大,人员非常多。
现在只需要运维人员即可,通过可视化的统一界面实现全部资源的管理,还集成了各种自动化运维工具来降低运维复杂度。现在只需要原来四分之一的运维人员投入,把IT人员精力从繁琐低效运维中释放出来,更多投入业务创新。
3)融合安全:
三、超融合架构与传统架构对比分析